【东西部协作纪实】 在涟江大地上续写山海情深
2021年以来,粤黔协作惠水小组一任接着一任干、一茬接着一茬干,在涟江街道落地实施了东西部协助资金项目8个1260万元,打造“稻+菜”百亩种植示范园2个,形成“春有樱桃夏有李,秋有葡萄冬有橘”千亩四季采摘园1个,建设集种、洗、储、烘、售为一体的小黄姜产业链2个,销售额超1亿元。
协作有情
2023年,惠水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粤黔协作惠水小组组长李凌波调整担任涟江街道副指挥长,他带领粤黔协作惠水小组聚焦巩固脱贫、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深入街道各村(社区)调研指导60余次,通过与干部探讨、与群众交流,精准掌握“第一手”帮扶资料。
粤黔协作惠水小组坚持访贫问困,多次实地走访困难群众,多方筹措资金,组织开展“荔惠情深·十美涟江”暖冬行动,向困难群众发放床被260套、衣服350件、鞋子73双、火炉(电炉)70个。
2024年,粤黔协作惠水小组聚焦涟江发展实际,组织街道部分社区支书赴广州考察非遗体验党群服务驿站、永庆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地,学习基层治理先进经验。同时,牵线荔湾区金花街道党工委书记带队到涟江街道进行考察交流,并签订基层党建结对共建协议,推动跨区域党建联建,至此涟江街道协作对象延展至荔湾区2个街道。
协作有力
粤黔协作惠水小组坚持以项目资金为重要抓手,以产业合作为重点任务,以民生改善为优先领域,2024年以来,组织带领涟江街道党员干部到县内外考察产业8次,帮助涟江街道谋划项目5个1580万元,涉及农业产业、服务行业、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并帮助指导涟江谋划产业、优化治理、争资争项。
聚焦“米袋子”“菜篮子”工程,通过技术帮扶、渠道共享、就业增收等途径,招商引才,引进3家农业龙头企业入驻涟江,并帮助畅通广州等东部市场,推动实现“西部种、东部售”种植目标。推动建成“绿野协作生活馆”,汇聚惠水优质农产品、非遗手作等,以“湾区窗口+黔南基地”模式,促进荔惠文化交流融合。
同时,积极推动帮扶协作向体育、文化等方面延伸。推动荔惠签订《龙舟文化交流合作备忘录》,向涟江街道大新龙舟队捐赠运动服100套、救生衣70件、划桨20根、饮用水500件、训练经费3000元。
协作有效
粤黔协作惠水小组立足涟江坝区资源、区位优势,帮助涟江街道打造水稻订单示范种植基地800亩、旱地西洋菜示范种植基地158亩、菜心菜苔示范种植基地400亩、小黄姜示范种植基地90亩、辣椒示范种植基地50亩、蜂糖李和杨梅等水果示范种植1500亩,推动长征村“村银企社”集成服务馆运营模式被省州重点关注,涟江产业越来越旺。
粤黔协作惠水小组十分关注涟江街道村集体经济发展,多次到村(社区)指导调研,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2024年,涟江街道集体经济100万元以上村突破2个,20万元以上村达14个,9个村实现给脱贫户(监测户)分红。同时,通过项目帮、产业带等方式,带动1000余人次就业,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治理,两手都要硬。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粤黔协作惠水小组也帮助涟江街道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基层治理模式,推出“三微四出”人居环境治理方式以及“逢四说事”“逢事说事”“半月谈”议事机制,涟江街道多个村组(小区)人居环境、治理效果逐步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