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度镇26℃童心“岗”湾:“四个三”机制赋能未成年人关爱新路径
近年来,惠水县岗度镇紧盯未成年人关心关爱难点、堵点问题,如:留守儿童教育监管难、单亲儿童情感缺失等突出问题,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作用,探索创新打造了26℃童心“岗”湾未成年人关爱项目。通过聚焦体系建设、深化服务创新、紧抓关键环节、突出融合成效,本着“四真”(即:真诚、真心、真爱、真行动)原则,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村级落实的新路径,切实破解未成年人关心关爱瓶颈难题。
聚焦“三大体系”筑牢未成年关爱之基

岗度镇着力构建三大体系,为未成年人关爱工作提供坚实保障。筑牢组织保障体系。由镇党委统筹26℃童心“岗”湾工作事项,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各村、宣教中心、党建办、社会事务办等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形成“镇级统筹、村级主导、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完善阵地建设体系。整合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等资源,打造功能完备的26℃童心“岗”湾活动阵地。目前,全镇12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均充分发挥功能作用。同时,龙泉村、柏栗村已完成26℃童心“岗”湾2.0版本提质改造。健全动态管理体系。建立困境儿童信息库,掌握每个困境儿童基本情况、监护状况、学习表现等,为精准关爱提供依据。定期开展走访排查,动态更新信息数据。
深化“三项服务”创新未成年人关爱之法

岗度镇通过三项服务创新,提升未成年人特别是困境儿童关心关爱工作的针对性和成效性。深化教育支持服务。各村因地制宜创新教育模式,如龙泉村推出“七彩课堂”特色课程体系,通过七色课堂满足困境儿童多样化需求;柏栗村创新“五个一”工作机制,从教学落实、特色设计、成效比拼、资源保障到规划研究形成完整闭环。深化心理关爱服务。建立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档案,精准把握心理状态变化。定期开展心理辅导、益智游戏、情绪绘画等心理疏导活动,帮助儿童释放压力、表达情感。设立“亲情视频室”,在重要节假日组织未成年人与外出务工父母视频通话,弥补情感缺失,增强亲子纽带。结合“爱心妈妈”结对帮扶工作,组建由村干部和志愿者构成的“代理家长”队伍,进行陪伴与情绪疏导,营造温馨包容的成长环境。深化兴趣培养服务。依托本地文化资源,创造机会增设芦笙、山歌等非遗课程,邀请专家、教师、民间艺人担任辅导员,让孩子在传统文化浸润中增强认同与自信。广泛开展体育、美术、书法、舞蹈等兴趣活动,结合重大节日活动、篮球赛契机搭建“风采展示台”,让孩子们展现风采、激发潜能、提升综合素养。
紧握“三个关键”提升未成年人关爱质效

岗度镇紧握三个关键环节,确保未成年人关爱工作取得实效。紧握队伍建设关键。凝聚两支队伍的力量,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坚实保障。组建以村干部、驻村干部、志愿者为主体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志愿服务队伍,以课业辅导、成长陪伴、兴趣培养等,为孩子们提供可感可知的“家门口”志愿服务。目前全镇已有志愿者80余名。社会爱心队伍,广泛联系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通过捐赠物资、开展慰问等形式,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紧握活动开展关键。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周六陪伴”“四点半课堂”等品牌活动,为未成年儿童提供稳定的课业辅导和情感陪伴。精心策划寒暑假特色项目,如主题夏令营、兴趣冬令营、乡土研学等活动,有效填补假期监护空白,极大地丰富了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紧握资源整合关键。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政策支持,积极对接并申请县、州慈善总会专项帮扶资金项目,聚力为关爱项目持续运行提供了多元稳定的基础保障。强化横向联动,整合关工委、教育、民政、妇联、团县委等各部门资源,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创新引入社会优质资源,今年7月,成功引进海清教育集团在镇区设立专业辅导机构,既针对因父母外出、祖辈无力辅导、市场托管费用高昂而无法进入镇中心校就读的村小未成年人,提供平价、优质的住宿与学业辅导服务,有效破解了此类儿童“求学无门”的现实困境,又盘活了原中学闲置宿舍楼,为辖区未成年人关心关爱工作的延续性、精准性迈出新步伐,争取再次为全县乡村困境儿童关心关爱工作打出样板。
突出“三个融合”彰显未成年关爱之特

岗度镇突出三个融合,打造未成年人关爱与基层治理互促共进的特色亮点。突出与基层治理融合。深化运用“小手拉大手”机制,通过村干部和志愿者真诚关心关爱孩子,有效联结广大家长,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响应村“两委”号召,主动参与配合医保缴纳、环境整治、文明评选及“两清两改两治理”等各项村级重点任务,形成了“关爱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村寨”的良性循环,显著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治理效能。突出与文明实践融合。充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开展丰富多彩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文明实践活动,持续提升未成年人的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平。将26℃童心“岗”湾项目精心打造为全镇文明实践的靓丽品牌,使其成为传播文明新风、促进社区和谐的重要平台,做到从小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与乡村振兴融合。通过扎实做好未成年人关爱工作,切实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为稳定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注重培养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与乡土情怀,引导他们立志成为未来建设家乡的有用之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持久动力。